['A.以职务、级别为依据确定', 'B.根据工作需要在最小化范围内确定', 'C.知悉范围无须限定到具体人员', 'D.以上都正确']
保密在线-下列有关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 日期:2025-04-170保密在线-涉密计算机应按照存储、处理信息的()密级管理。
- 日期:2025-04-171保密在线-下列关于绝密级涉密载体保密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日期:2025-04-172保密在线-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以危害国家秘密安全作为主罪名的是()。
- 日期:2025-04-173保密在线-国家秘密变更和解除后,原定密机关应当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
- 日期:2025-04-174保密在线-涉密人员脱密期自机关、单位批准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之日起计算。
- 日期:2025-04-175保密在线-涉密人员发生泄密或者造成重大泄密隐患的应当及时向机关、单位报告。
- 日期:2025-04-176保密在线-涉密人员本人或者配偶、子女正在申请或者取得外国国籍、国(境)外永久居留权或者长期居留许可的应当及时向机关、单位报告。
- 日期:2025-04-177保密在线-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的涉密人员,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议有关机关、单位将其调离涉密岗位,并给予处分或者处理。
- 日期:2025-04-178保密在线-一般涉密人员离职离岗可不实行脱密期管理。
- 日期:2025-04-179保密在线-机关、单位因工作紧急可以先发布信息后进行保密审查。
- 日期:2025-04-1710保密在线-国家秘密一经确定,应当同时在国家秘密载体上作出国家秘密标志。无法作出或者不宜作出国家秘密标志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书面通知知悉范围内的机关、单位或者人员。
- 日期:2025-04-1711保密在线-淘汰、报废的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不能当作废品出售或随意丢弃,但可以转送或捐赠他人。
- 日期:2025-04-1712保密在线-涉密人员发现针对本人利诱、胁迫、渗透、策反行为应当及时向机关、单位报告。
- 日期:2025-04-1713保密在线-机关、单位公开发布信息应当坚持“谁公开,谁审查,谁负责”、事前审查、全面审查和依法审查的原则。
- 日期:2025-04-1714保密在线-涉密载体可以通过普通邮政等渠道传递。
- 日期:2025-04-1715保密在线-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原则上不得出境。机关、单位确因工作需要携带、传递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由中央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业务主管部门不明确的,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 日期:2025-04-1716保密在线-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 日期:2025-04-1717保密在线-涉密人员上岗前要经过保密审查,并接受保密教育培训。
- 日期:2025-04-1718保密在线-在境外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外出,应当采取保护措施,确保国家秘密载体始终处于携带人的有效控制之下。
- 日期:2025-04-1719保密在线-涉密人员可以长期持有与工作无关的国家秘密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