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能力目标的一个新发展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也要关注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提出。 日期:2025-03-06 栏目:上级目录 [] 上一篇: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四个学段,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学段分别对应小学低、中、高年级。 下一篇: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四个学段,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学段分别对应小学低、中、高年级。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日期:2025-03-060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四个学段,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学段分别对应小学低、中、高年级。 日期:2025-03-061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 日期:2025-03-062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日期:2025-03-063就发展数据分析观念这一内容核心来说,概率的重要性大于统计。 日期:2025-03-064数学概念中的一字之差,会有不同的含义。 日期:2025-03-065课堂提问要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 日期:2025-03-066空间几何是研究事物的空间形式或关系的一门学系 日期:2025-03-067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基本价值在于发展儿童的空间观念 日期:2025-03-068数学概念是揭示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日期:2025-03-069儿童的数学认知思维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的特征 日期:2025-03-0610数学规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及规律性在人脑中的反应 日期:2025-03-0611马立平的研究认为小学教师的数学水平太低,这是造成美国数学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日期:2025-03-061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几何学习的核心。 日期:2025-03-0613空间与几何的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教学内容完全相同 日期:2025-03-0614小学生学习的几何知识是一种建立在学生经验之上实验几何,而不是严格的以逻辑推理为公理化的体系。 日期:2025-03-0615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属于数与代数第二学段的探索规律 日期:2025-03-0616概念的获得有两种基本的形式是形成和同化 日期:2025-03-0617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与应用的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模式 日期:2025-03-0618互动是一种教学思想 日期:2025-03-0619学生参与影响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