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定势', 'B. 功能固着', 'C. 原型启发', 'D. 酝酿效应']
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这种现象称为()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 日期:2025-03-050小学生学会了加法之后,能够学会减法。学会了乘法之后,能够学会除法,这体现了小学阶段儿童思维()
- 日期:2025-03-051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之后,给予一个厌恶刺激,那么以后在类似刺激或情境下,该行为发展概率就会降低甚至受到抑制。这是()过程。
- 日期:2025-03-052肌肉实现的,以合理的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系列外部动作方式,被称为()
- 日期:2025-03-053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成绩较好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大多数属于()
- 日期:2025-03-054根据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好孩子”取向属于()
- 日期:2025-03-055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年期主要的心理社会冲突是()
- 日期:2025-03-056一个实足年龄8岁的学生智力水平为6岁,那么他的智商是()。
- 日期:2025-03-057教师以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获得学生的信赖与尊敬,是()。
- 日期:2025-03-058根据科尔伯格的研究结果,前习俗水平又包括()两个阶段。
- 日期:2025-03-059科尔伯格应用()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
- 日期:2025-03-0510皮亚杰认为,5-10岁处于他律道德阶段,也就是()。
- 日期:2025-03-0511做笔记策略属于()。
- 日期:2025-03-0512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者是()。
- 日期:2025-03-0513意义学习中最重要也是最稳定的动机是()。
- 日期:2025-03-0514斯皮罗提出的()理论强调,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 日期:2025-03-0515()强调全人教育理念。
- 日期:2025-03-0516()强调认识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记忆知识,而是让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 日期:2025-03-0517()提出程序教学理论。
- 日期:2025-03-0518斯莱文提出的QAIT模式中的A指()。
- 日期:2025-03-0519环境和行为三者相互影响的过程。